自2005年提出爱普生艺术微喷
花几个小时就能体验另一种人生,
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
撰文|夏一哲编辑|常亮在“万物
中国海洋大学“碳海筑梦”新农科团队,以海藻基多孔碳绿色智造技术破解海水富营养化难题,实现海洋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,更通过“技术+基地+渔农”模式,在山东、浙江打造科技助农样板,带动近千名沿海渔农年均增收2万元。
作为高教主赛道新农科典型项目,团队聚焦沿海海藻利用率低、渔农增收难问题,探索“海洋农业资源—新能源材料—乡村产业”融合路径:一方面以“海藻分子级绿色溶解术”“多糖定向交联技术”,将海藻转化为钠电负极材料、催化剂等,突破传统工艺污染高、能耗高瓶颈;另一方面在乡村建标准化海藻采收基地,用“企业+合作社+渔农”模式,提供技术培训与收购保障,解决渔农“采收无标准、销售无渠道”痛点。
目前,团队核心技术获8项发明专利,“碳海1号”建成年产 2000 吨生产线并签约两家头部新能源企业,“碳海2号”“碳海3号”在催化、环保领域落地;同时通过“产学研用”培养20余名复合型人才,5人扎根乡村助力产业升级。
业内专家认为,该项目既破解海洋农业资源转化难题,更探索出新农科服务乡村振兴路径,为沿海地区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绿色产业、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经验。
推荐阅读: